欢迎参加10月18日第二届中欧创新系列网络研讨会!该网络研讨会是与Lise Meitner研究小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
迈向中欧创新合作新模式:弥合国际大学合作与国际产业合作之间缺失的联系
时间:2022年10月18日11:00-12:30(赫尔辛基时间)/北京时间16:00-17:30
请在此处注册以获取缩放链接
(https://tuni.zoom.us/meeting/register/u5UuduCrqzsoE9BdSmDSQxu8MtxRVvgyOaL4)
讲者:蔡宇卓博士,芬兰坦佩雷大学管理与商业学院高等教育集团(HEG)高级讲师兼兼职教授
主持人/讨论人:安娜·丽莎·阿勒斯博士,莉丝·迈特纳研究小组“全球科学体系中的中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柏林
“我的演讲是基于我最近在Technovation上发表的一篇同名文章。鉴于中国对欧盟的挑战和机遇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我提出了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的新模式。该模式要求中欧大学合作与中国欧产业合作之间建立桥梁和隐藏的联系。虽然我的研究所依据的访谈是在中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之前的2017-2018年进行的,但我利用从实证调查中发现的最佳实践来预测中欧创新合作的务实和可持续模式。例如,在开发该模式时,中欧大学合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中欧工业合作,从而促进中欧跨国大学工业共同创新网络的发展:1)匹配合适的工业合作伙伴,2)在他们之间建立信任,3)让工业参与者获得新的资源,(4)提高国际公司在其合作国家的声誉, (5)创建创新的业务协作模式。
推荐阅读材料:蔡毅 (2022).迈向中欧创新合作的新模式:弥合国际大学合作与国际产业合作之间缺失的联系。技术创新。
doi:10.1016/j.技术创新.2022.102553

蔡宇卓博士是芬兰坦佩雷大学管理与商业学院高等教育集团(HEG)的高级讲师和兼职教授。他在HEG工作了20年,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担任该部门的代理教授。他是中芬教育研究中心(一个涉及20多所中国和芬兰大学的网络组织)的主任,以及跨国主义与转型研究中心(TRANSIT)的副主任,该中心是坦佩雷大学三个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他还是坦佩雷大学科学,技术和创新(STI)研究网络的协调小组成员。他的主要兴趣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研究,专注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在这些领域发表了100多篇同行评审的出版物,包括在顶级/领先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如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政策评论,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杂志,国际管理评论杂志,技术创新,密涅瓦,科学与公共政策,欧洲规划研究,科学计量学和可持续性。
安娜·丽莎·阿勒斯博士是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全球科学体系中的中国”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作为一名受过培训的汉学家和政治学家,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的地方治理和行政改革,科学与学术的相互作用与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现代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她是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科学院青年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利奥波迪纳的成员,也是《中国治理杂志》编辑团队的一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13室 邮编:100080 电话:010-62542615 传真:010-62542615 邮箱:casssp@casisd.cn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京ICP备17073679号-1






